孙建明,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访问学者,现任河南省智能与防护包装设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。1999年7月,西安理工大学印刷技术专业(本科)毕业,获得工学学士学位;2004年4月,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工程专业(硕士)毕业,获得工学硕士学位;2014年6月,西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(博士)毕业,获得工学博士学位。
现主要从事智能包装、活性包装、物流包装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。
主讲《包装工程专业导论》、《印刷质量与工艺原理》等本科课程;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,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,主持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,主持或参研其他科技厅、教育厅等省厅级项目10余项;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,主编及参编著作2部;获批发明专利10余项;并且通过与企业联合,获批多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、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、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欧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;指导多家企业获得洛阳市创新创业大赛奖励;指导学生参加SRTP、挑战杯、互联网+、包装设计大赛等比赛,获得河南省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;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、洛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;获得河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、好教工党员、创先争优先进个人、优秀共产党员、优秀学业导师、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教工等多项荣誉。
王小芳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包装工程系专任教师,现任艺术与设计学院包装工程系实验中心党支部书记。2003年7月,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印刷工程专业本科毕业,获得工学学士学位;2005年7月,武汉大学印刷工程专业(图文传播方向)硕士毕业,获得工学硕士学位。
现主要从事印刷媒体技术、可持续(包装)产品设计、包装系统再设计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。
主讲《印刷概论》、《现代包装设计》、《专业英语》、《印前图文信息处理》等理论、实践类课程。教学业绩突出,近年来获校教学优秀奖、优秀教师、优秀学业导师等荣誉数十项,面向多专业开设的跨学科课程《印刷概论》被评为河南省首批“专创融合”示范课程。参研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、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省部级项目多项;主持河南省人文社科、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多项;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多项,参编著作《印刷专业综合技能实训》(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)、《基于机器视觉的印刷质量在线检测技术》;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、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、河南省大学生研究训练,获奖多项。
姜玉,讲师,2004年6月,郑州大学包装工程专业(本科)毕业,获得包装工程学士学位;同年,保送到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,硕博连读,2009年6月,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;2009年7月至今,在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任教。
现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、活性包装、包装结构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。主讲《包装材料学》、《包装技术与工艺》、《高分子化学》等本科课程,并指导学生多次参加各种包装设计比赛并获得奖项。多次获校教学优秀奖、SRTP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;主持和参与教学改革项目5项、科技厅和教育厅项目3项,地厅级项目5项;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7项、实用新型专利4项。
霍银磊,副教授。2002年7月,陕西科技大学包装工程专业(本科)毕业,获得学士学位;2005年起就读于江南大学轻工技术及工程专业(包装工程方向),2008年6月,获工学硕士学位;2013年起在西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就读,2017年7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,专业方向机械设计及理论。
主要从事包装技术及装备包装动力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,主讲《包装机械设计》、《包装动力学》等本科课程,教学效果良好。主要研究方向:新型缓冲减震结构与材料、产品结构设计与优化、包装机械设计与开发,分别于《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》、《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》、《ACTA MECHANICA》、《振动与冲击》、《塑料工业》、《包装工程》、《中国塑料》的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性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,其中SCI、EI检索10篇。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,科技厅、教育厅项目3项,地厅级项目多项;参编著作1部。
吴艳叶,讲师,1993年7月,西南交通大学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(本科)毕业,获得学士学位;2004年4月,西安理工大学包装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,获硕士学位。2004年7月至今在河南科技大学包装工程系任职。
现主要从事包装结构设计、运输包装及物流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。主讲《包装制图基础》、《包装容器结构设计》、《包装测试》等本科课程,曾获得教学质量奖3次,获河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2次;主持或参研省教育厅项目3项,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。曾多次组织指导学生参加“全国大学生包装结构设计大赛”、“济丰杯运输包装设计大赛”等各类包装设计大赛,并有较好的成绩。
魏风军,男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任职于河南科技大学包装工程系,河南南阳人,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、河南省材料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、河南省包装技术协会常务理事。
目前任教于河南科技大学包装工程系,主要研究方向:自然生态降解技术、厌氧生物降解技术、聚合物摩擦学、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、纸塑包装材料等,目前已经有多种塑料降解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,发表论文100余篇,主持或参与国家、省、厅级项目30余项,出版《瓦楞纸箱预印技术及应用》、《食品包装实用新材料新技术》、《塑料软包装制作及应用技术问答》、《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》等著作6部,申请发明专利48项,已授权34项发明专利,主持及参与各类标准10余项。2007年12月获全国包装教育先进个人称号。2012年12月荣获河南省包装行业先进工作者称号。
研究方向:[1]先进包装材料;[2]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;[3]聚合物摩擦学;[4]生物降解。
产学研合作方向:智能包装与先进功能性包装材料,高性能树脂摩擦学,生物降解与生物质材料设计,工业设计与模式识别。
讲授课程:包装材料学、运输包装设计、包装信息学。联系信箱:wfj@haust.edu.cn
李昭,副教授,中共党员。2006年7月,河南科技大学包装工程专业(本科)毕业,获工学学士学位;2012年7月,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(硕士)毕业,获工程硕士学位。2013年至今,任教于河南科技大学,主讲课程《印刷设备》、《包装计算机辅助设计》、《包装有限元分析》等。
主要研究方向为运输包装设计、仿真分析、结构轻量化等。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30余篇,其中SCI论文8篇;获地厅级一等奖3项;主持或参与省级项目6项;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(成果转化2件);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横向课题多项;指导学生参加SRTP、挑战杯、互联网+以及各类包装设计大赛,获得优异成绩。
刘辉,博士,讲师,硕士生导师,河南科技大学包装工程专业教师。
2012年7月,毕业于平顶山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(本科),获工学学士学位;2016年7月,毕业于中原工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(硕士),获工学硕士学位;2020年12月,毕业于郑州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(博士),获工学博士学位;2022年12月至今,在河南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
承担本科课程《功能性包装材料》,《包装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》等的讲授,研究生课程《智能包装》等的讲授;主要从事生物可降材料的合成与功能化改性,及其在包装中的智能化应用研究,基于生物酶制剂的简化生态皮革清洁生产的机理与应用研究,以及胶原(Collagen)基软物质与生物仿生材料的构建及智能化应用研究;主持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1项,参与并完成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工作,期间出访罗马尼亚、德国等参加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;在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、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、Green Chemistry、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等上发表SCI学术论文20余篇;河南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、优秀教师、文明教工、工会活动积极分子,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,二等奖3项;指导研究生、本科生获得河南省大学生“互联网+”,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(SRTP)国家级立项,“挑战杯”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奖励多项。联系邮箱:liuhui@haust.edu.cn